圖解鏈接:/col6608/col6778/col7769/202105/t20210514_776406.html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
《太白縣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太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1月26日
太白縣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
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全縣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受理窗口向鎮、村(社區)延伸,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根據《陜西省實體政務大廳管理暫行辦法》和《寶雞市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實施方案》(寶政辦發〔2019〕51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決策部署,按照經濟實用、因地制宜、確保需求的原則,加快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建設,在全縣全面建立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推動縣政務服務中心受理窗口下移,確保與企業經營、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辦理反饋,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二、目標要求
全縣7個鎮、44個村、2個社區整合利用現有公共服務中心資源,改建或新建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站,按照“應進全進”的原則,將市場監管、民政、就業、社保、殘聯、農業服務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便民服務中心(站)集中受理反饋,將縣政務服務平臺延伸到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站,構建起縣、鎮、村(社區)三級線上線下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的目標。
全縣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分為兩個階段推進實施。
第一階段:2019年11月底,實現全縣7個鎮、44個行政村、2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通過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與縣政務服務中心互聯互通;2019年12月底,全縣7個鎮便民服務中心、每個鎮至少2個村達到《寶雞市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見附件1)要求并開展服務。
第二階段:2020年6月底前,實現其余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全部達標。逐步建成以縣政務服務中心為主體,以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為延伸,以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為運轉中樞,以政務專遞系統為支撐的縣鎮村(社區)三級“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和服務體系,基本實現群眾辦事“就近辦”目標,政務服務滿意度顯著提升。
三、主要任務
(一)理順管理機制。鎮便民服務中心是縣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受理窗口的延伸,代表鎮政府向群眾提供政務服務,并履行鎮政府政務公開職能,隸屬于鎮政府管理,業務上接受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縣政務服務中心)的指導、監督和考核。縣委編辦指導鎮政府整合內部機構職能,優化資源配置,理順鎮便民服務中心管理機制,推進鎮便民服務中心擴權賦能。
(二)明確建設標準。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縣政務服務中心)指導各鎮政府根據本鎮和村(社區)發展水平、轄區人口數量和服務事項年均辦理量,按照《寶雞市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規范要求,優化功能布局,完善設施設備,統一便民服務中心(站)辦公場地、標識門牌、制度規范、辦公布局、窗口設置、硬件設備、便民設施等,塑造政務服務品牌形象。
(三)合理設置事項。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指導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應進全進”的原則,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梳理編制公布服務事項清單、辦理流程圖和辦事指南,報縣政府辦(職轉股)備案審核。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將擬委托各鎮的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權限,通過受理環節依法授權或委托鎮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等形式,實行“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將各職能部門梳理的鎮、村(社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為鎮、村(社區)開通網辦權限,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辦理或者受理。
(四)配強工作人員。各鎮要確定一名領導分管便民服務中心工作并兼任中心主任,同時任命一名副主任負責具體工作。要選派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善于協調服務的人員到便民服務中心開展工作,并保持相對穩定。同時,也可按照有關規定招聘合同制員工承擔窗口辦事服務工作;社區便民服務站由鎮政府安排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村便民服務站由村委會安排適當人員負責。
(五)聯通政務外網。市上要求11月底前將電子政務外網聯通到44個村、2個社區便民服務站,該項目是縣電子政務網絡統一平臺向村級的延伸。鑒于我縣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由縣廣電網絡公司承建,為規范電子政務網絡統一平臺管理,保障全省電子政務外網網絡安全,由縣廣電網絡公司在11月底前為全縣46個便民服務站接入互聯網并實現對電子政務外網的訪問,免費試用期一年,第二年起網絡租賃費用不高于市場價格。
(六)設立綜合窗口。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負責本級和部門委托的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和實施工作,要結合實際,合理設置服務窗口數量,推行“綜合受理,集成服務”工作模式,變單一事項辦理為綜合受理服務模式,細化統一辦理標準,推進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窗口工作人員要使用陜西省政務服務平臺,開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申報、上下聯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切實發揮聯系群眾“第一服務窗口”作用。
(七)健全工作制度。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應以便民利民為出發點,建立健全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幫辦代辦、投訴監督、AB崗等工作制度。同時,要積極推進政務服務信息公開制度的落實,按標準要求及時、完整、準確地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各鎮要將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主抓領導,結合實際統籌安排部署,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加快推進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確保建設任務如期完成。
(二)落實資金。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以獎代補支持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將獎補資金撥付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對按期建成的鎮便民服務中心和示范村便民服務站驗收達標后,給予鎮便民服務中心6000元以內補助資金,給予每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1000元以內補助資金。按行政村(社區)數整體給予各鎮資金補助。各鎮在保證不少于2個示范村達標和其余村基本達標后,根據各村實際費用據實獎補,做到專款專用。以后每年度,各鎮要將便民服務中心(站)運行保障經費納入年度專項預算支出,為保障鎮、村(社區)群眾服務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三)密切配合。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改革任務,事關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涉及公共服務資源的整合和辦理流程再造,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此項工作,保持本部門駐鎮大廳工作人員穩定和業務辦理順暢。
(四)嚴格督查。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是2019年市考縣目標任務之一,縣政府將把此項工作列入專項督查范圍,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適時開展專項督查。對工作落實到位,積極作為的,進行通報表揚;對工作滯后、未按時完成任務影響考核的,嚴格進行問責。
附件:1.寶雞市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指導標準(試行)
2.太白縣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目標任務表
附件1
寶雞市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指導標準(試行) | ||||
內 容 |
鎮 |
街道 |
村 |
社區 |
選 址 |
本轄區內交通便利、公共設施較完善的位置 |
村民委員會(社區居委會)辦公區 | ||
建筑面積 |
≥60㎡ |
≥30㎡ |
≥40㎡ | |
建筑外觀 |
主體建筑外觀應簡樸、整潔、莊重大方 | |||
裝修格調 |
服務大廳地面為白色或者米黃色,內墻面為白色,頂板為白色。服務臺面顏色為白色或米黃色。 | |||
標 識 |
按照省政府公布的陜西政務形象標識(LOGO)制做,懸掛在便民服務中心大門外上方。 | |||
門 牌 |
統一名稱為“××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字體為黑色宋體),門牌材料,大小可根據建筑物自行確定 |
統一名稱為“××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字體為黑色宋體),門牌材料,大小可根據建筑物自行確定 | ||
網絡設施 |
連通互聯網和電子政務外網 | |||
人員配置 |
4名以上政務服務工作人員 |
2名以上政務服務工作人員 | ||
窗口設置 |
≥3個開放式綜合窗口 |
≥2個開放式綜合窗口 | ||
基本設施 |
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配備電腦、身份證讀卡器、高拍儀、打印機、辦公桌、文件柜。 | |||
公示內容 |
工作時間和工作制度; | |||
以上指導標準依據《陜西省地方標準、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規范》和《寶雞市、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社會公共服務平臺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寶政辦發﹝2011﹞100號制定,各縣(區)根據實際情況參照執行。 |
附件2
太白縣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
建設目標任務表
鎮名稱 |
村(社區)數量 |
2019年11月底 |
2020年6月底 | |
鎮便民服務中心 |
村(社區)便民服務站 |
村(社區)便民服務站 | ||
咀頭鎮 |
15 |
建成達標 |
2個達標,其余建成 |
全部建成達標 |
鸚鴿鎮 |
11 |
建成達標 |
2個達標,其余建成 |
全部建成達標 |
桃川鎮 |
6 |
建成達標 |
2個達標,其余建成 |
全部建成達標 |
靖口鎮 |
6 |
建成達標 |
2個達標,其余建成 |
全部建成達標 |
黃柏塬鎮 |
3 |
建成達標 |
2個達標,其余建成 |
全部建成達標 |
王家堎鎮 |
3 |
建成達標 |
2個達標,其余建成 |
全部建成達標 |
太白河鎮 |
2 |
建成達標 |
2個達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