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太白縣委縣政府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生態興縣、富民強縣戰略,各項工作發展勢頭強勁,其中規上工業企業發展緊跟全縣經濟發展步伐,至10月份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奮力譜寫了太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企業運營狀況
太白縣2020年規上工業企業8戶,受秦嶺環境保護等政策影響,一戶規模較大的企業因停產退出規上工業庫,年末新培育一戶商砼企業達規,轉入規上企業,2021年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在庫8戶,除一戶雖然已申報退庫但還保留基數外,其余7戶規上企業1-10月份產值增速達9.0%,平均產值增速9.1%,均正常運轉。
二、增加值增速變化情況
1、總體變化:2021年前半年增加值增速平穩增長,6月份為最高水平,7月份出現首次下滑,隨后三個月穩中有增,至10月份增速第二次下降,且下降速度較快,環比下降3.5個百分點。
2、10月份行業大類變化:呈現“四增兩降”,增長的四個行業平穩小幅增長,下降的兩大行業增速急劇快速降低,其中采礦業下降39.9%,非金屬礦物制造業跌破45%。
三、原因分析
1.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至10月份,7戶企業中產值過億的企業有4戶,其中產值5億以上的企業只有兩戶,企業應對支柱行業起到了導向作用。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一直是太白縣規上工業企業的主力軍,每月在全縣工業產值及增加值中的占比接近60%,該戶企業走勢決定了全縣工業企業每月的發展趨勢, 10月8日,太白金礦因發生泥石流自然災害,公司被責令停產整改,導致當月產值銳減,增加值增速環比下降58個百分點,下拉全縣增加值增速3%左右。
2.缺乏有影響力的自主品牌支撐。醫藥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兩大行業自主品牌銷售較弱,主要是為其它知名品牌代加工業務量占據主要地位,缺乏自主知識產權,自有品牌效應不強,面對同行業的強勁競爭,生存空間堪憂,制約了企業發展的步伐。
3.秦嶺環保生態政策的影響。因太白縣地處秦嶺生態保護核心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落地實施,對企業引進的條件更為嚴苛,原個別企業因《條例》有關內容的限制已被銀行列為風險企業,融資受到嚴重影響,無法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企業產能消耗貽盡,發展后勁不足。
四、建設與對策
1.部門聯動,為企業做好強大后勤保障。一是建議相關部門建立長效機制,深入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督查,做到防患于未然,規避災害,確保正常生產不受影響;二是因企施策,對未納統入庫的后備企業充分調研,找準突破口,對企業因土地性質、生產許可證等方面原因而無法動工投產的,要幫助企業分析原因,找到癥結,多方努力,力爭企業盡早投入生產,達標納統。
2.強化招商引資,加速工業發展。發揮縣招商團隊的引領作用,努力引進一批綠色生態工業企業落戶太白,大力實施稅收、土地征用等方面的優惠減免,擴大工業企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實現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3.加大政府投資,支持企業創新。建議政府加大對企業產品的推介、宣傳力度,支持企業創立自有品牌,加大科研資金投入,面向“雙一流”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引進一批高科技人才,努力提升產品的科技創新含量,提高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