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也是太白發展進程中不同尋常、極具考驗、很不容易的一年。面對艱巨繁重的生態保護和改革發展任務,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跟市委、市政府“一四五十”戰略步伐,以“三個年”活動為總抓手,在多重沖擊、多重任務、多重約束中搶抓機遇、破題攻堅、奮勇拼搏,順利完成了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1.7%、支出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8%。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諝赓|量二級以上優良天數352天、優良率96.4%,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45,位列全市第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以上標準。榮獲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省級森林旅游示范縣,黃柏塬鎮獲評“美麗中國·深呼吸鄉鎮”,數字秦嶺監管系統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
——現代農業提質增效。高質量承辦全國高山蔬菜全程機械化現場演示暨專題研討活動,《壯大綠色農業“五大體系”擦亮秦嶺高山綠色蔬菜“金名片”》入選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太白生菜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會“最受歡迎產品”。榮獲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省級優質農產品生產重點縣,咀頭鎮躋身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省級科技示范鎮。
——全域旅游亮點紛呈。高品質舉辦品牌節慶活動10余場次,“舞動太白”沉浸式街頭互動演出燃爆夏日旅游,全國冬季“村晚”示范展演掀起冰雪旅游新浪潮。開發“虢季子白盤”文房四寶文創產品,“明溜溜酒”“神仙豆腐”制作技藝列入全市非遺名錄。榮獲2023年中國避暑旅游優選地。全年接待游客21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9.8億元。
——城鄉環境煥然一新。開展風貌提升、飛線整治、拆墻透綠等九大治理行動,縣城空間清新舒朗,鄉村環境干凈整潔,公路沿線花繁林茂,縣城主要出入口26處景觀節點新穎別致。承辦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國家園林城市通過省級復驗,蟬聯中國最美縣域,黃柏塬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縣民生領域支出11.24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h幼兒園成功創建省級示范幼兒園,縣醫院與省中醫醫院達成醫聯體合作,131名優秀年輕干部入住人才公寓。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率“雙下降”,摘取全省“平安銀鼎”獎,咀頭鎮梅灣村榮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打造“小太幫辦”政務服務品牌,“好差評”評價工作保持全市第一方陣。政務服務兩項案例入選第四屆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小切口改革優秀案例,飛地園區“1345”政務服務創新機制被省營商辦轉發推廣。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848萬元,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工作分別受到財政部、省政府激勵表彰。
一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扛牢政治責任,堅定不移保護生態環境。扎實推進第二輪中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翠磯山搬遷過渡儲物倉庫、青峰山莊等“五亂”問題完成銷號。建成全省首個數字秦嶺監管系統,接入農業、水利等部門視頻監控27處,實現了可視、可管、可控。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落實有力,整治河湖岸線200余公里,清理河湖垃圾、漂浮物、淤積物7000余方;實施森林撫育0.5萬畝,綠化道路119.2公里,打造秦嶺梁至縣城景觀林帶10公里;狠抓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在全市率先完成“非糧化”摸排整治,加快撂荒地綜合利用,黃柏塬鎮榮獲全省耕地保護先進鎮。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落實在建項目“六個百分百”要求,全面完成縣城集中供暖清潔能源改造71.5萬平方米。生活垃圾高溫熱解項目完成設備安裝,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8.5%,全縣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01%。
2.堅持項目為王,矢志不渝增強內生動能。組建南山片區生態公園建設、寶太一級公路服務保障等12個重點工作專班,抓調度、解難題,促開工、趕進度,年度146個續新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2.48億元。眉太高速翠磯山、鸚鴿隧道、馬耳山特大橋等重大控制性工程相繼完工,基礎路基全線貫通,順利承辦全省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現場觀摩會。太洋公路提升改造、虢川河水環境治理等項目建成投用,西安思源學院太白亞高原體育運動學校完成改造,翠磯山安置小區Ⅰ期主體竣工、Ⅱ期動工建設,翠磯山城市主題公園等項目快速推進。爭取中省預算內資金11.17億元,申報專債項目10個、萬億國債項目30個。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小分隊叩門拜促領軍企業54批次86戶,邀請127家企業來太考察合作,成功舉辦西安文化旅游·招商引資推介會。全年簽約引進鈦及鈦合金新材料加工、太白河光伏發電等42個產業化項目,其中10億元以上4個、億元以上15個,實現到位資金42.55億元,省際到位資金35.4億元。
3.聚力延鏈強鏈,蹄疾步穩厚植產業優勢。實施太白高山蔬菜全產業鏈項目,建成標準化示范方3萬畝,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直供基地4000畝,引進蔬菜新品種8大類91種。12個蔬菜品種通過綠色食品A級認定,完成6個生態原產地保護認證,“兩品一標”累計認證93個,全縣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68%以上。飛地園區大志爸爸果蔬深加工Ⅰ期項目5月簽約、10月投產,投資10億元的野森林高山蔬菜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園成功簽約。10.9萬畝高山蔬菜產量49萬噸,實現產值4.97億元。制定特色產業獎勵扶持辦法,出臺支持林麝產業發展壯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林麝存欄突破3000頭,繁育冷水魚220萬尾,養殖中蜂7.5萬箱,咀頭、黃柏塬榮獲全市蜂蜜十強鎮。改造馬耳山400畝樹莓園,1230畝冰葡萄喜獲豐收,陽光玫瑰葡萄優價熱銷,藍莓酒、樹莓酒、冰葡萄酒備受追捧,戶太冰葡萄園區獲評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千畝“太白貝母”產業示范園開工建設,全縣中藥材留床5.21萬畝,發展食用菌3000萬袋。新建鎮村物流服務站點14個,舉辦優質農產品電商促銷活動8場次,電商交易額達到6.7億元。
4.擦亮城鄉顏值,精益求精提升全域旅游。投資7.43億元實施縣城風貌提升、城東區污水管網改造等重點城建項目16個。智慧城市管理暨游客接待服務中心正式投用,智慧太白、印象太白、人文太白“三大板塊”管理平臺上線運行。亮化城區主建筑樓體75棟,拆墻透綠、破硬植綠27處6800平方米,弱電地埋5.2公里,整治飛線10.8公里,清理私搭亂建756處,縣城旅游環境重塑嶄新形象。制定民宿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和扶持獎勵辦法,圍繞打造咀頭、桃川、黃柏塬三大片區民宿產業集群,建成和在建塘口見山、白云理想森林等精品民宿102家。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拆除土坯房840座,皂角灣、杜家莊村入選全省美麗宜居示范村,高碼頭、棗園、梅灣村建成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鄉村旅游品質更加彰顯。踏青賞花季、旅游避暑季、金秋紅葉季、冰雪旅游季唱響旅游“四季歌”,衙嶺花海、郎壩稻田等景觀節點賞心悅目,太洋公路最美紅葉、姜眉公路金色油葵引人入勝,順利承辦全國大眾冰雪季鰲山滑雪公開賽、全省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全域全景全季旅游格局全面打開。
5.持續鞏固成果,久久為功推進鄉村振興。創新推行“333”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法,為84戶241名未消除風險對象因戶施策落實幫扶措施,堅決守牢防返貧底線。2023年全縣脫貧人口人均收入16685元,較上年增加2430元、增長17%。實施整合財政涉農資金項目89個,數字鄉村等9個航天幫扶項目、桃川鎮移民搬遷點等8個蘇陜協作項目投用達效。建成“十有”標準村集體經濟組織21個,年收益1475萬元,收益10萬元以下村清零,鸚鴿鎮龍窩村率先突破100萬元,綠蕾農業專業合作社躋身國家級新型經營示范社,《“蔬”寫鄉村振興好風景》獲評省級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推進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鎮、幫扶村建設,桃川、黃柏塬鎮完成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任務,提升美麗農村路37.7公里,新建蓄水池12座,安裝防凍龍頭2770套,改造農村電網37.56公里,新增農村5G基站111座。推行基層治理積分制管理,建立宜居和美庭院“點贊臺”,靖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榮獲省級示范所,王家堎鎮院壩議事會等工作經驗入選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案例。
6.恪守為民情懷,用心用情辦好幸福民生。落實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主干道路建設、城鄉供水提升等實事項目全面完成。咀頭小學、黃鳳山小學整體搬遷,組建兩大教育集團助推優質教育資源均衡覆蓋,155名優秀學子步入本科院校。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經驗在全市交流,咀頭小學被評為全國國防教育示范校,咀頭鎮初級中學被教育部授予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培養輸送的太白籍運動員王朝朝在杭州亞運會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獲得亞軍。國衛復審線上群眾滿意度高位達標,病媒生物防制通過省市專項考核,聯合市中心醫院、高新醫院開展義診19次惠及群眾5000余人,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率達到85%。開展文化惠民演出103場次、公益電影放映562場次,舉辦“大地歡歌”等群眾文化活動75場次。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明顯提升。在全市率先完成特殊人群醫保參保任務,城鄉居民參保率94.55%,醫療報銷8984人次4034.06萬元,大病患者救治率100%。落實低保、臨時救助、特困供養人員等各類救助補貼1932.59萬元。組織開展就業招聘70余次,發放創業貸款2153萬元,新增城鎮就業768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13053人。兌付重點優撫對象補助金609.38萬元,20名退役軍人安置就業。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分類分級包保監管全覆蓋,特種設備安全運行零事故。社會面治安管控嚴格有序,平安建設“九率一度”位居省市前列。
7.轉變政府職能,多措并舉激發市場活力。推出“十批”“十辦”機制,政府投資項目建議書審批由5個工作日壓縮為當場辦結,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審批由20個工作日壓縮為2個工作日。高頻事項“跨區通辦”增加至53項,全程網辦事項占比74.72%,“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96.53%,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84.53%,好評率連續3年保持100%。深化“兩大兩促”“雙包一解”,27名縣級領導包抓42個重點項目、27個重點企業,協調解決項目審批、企業融資等問題41個,發放中小微企業貸款4.08億元,新增市場主體484戶。認真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馳而不息轉作風提效能,受理12345市民熱線、市縣長信箱群眾訴求1856條,辦結率、滿意度均為100%,榮獲全省政務督查工作先進單位。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群眾公開監督,高質量辦結人大代表建議63件、政協委員提案72件。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譜寫法治太白新篇章》南塬曲子榮獲全省法治文化作品一等獎。